一旦孩子發燒抽搐,家長們往往緊張、害怕又無助,擔心孩子受傷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。那么,孩子發燒抽搐應急處理該怎么做?孩子發燒抽搐怎么回事?孩子發燒抽搐癥狀有哪些?下面將為大家詳細介紹。
孩子發燒發生抽搐,大家千萬不要慌,一定要保持冷靜。在預防二次傷害的同時,還要注意保持孩子的氣道通暢。
1.預防二次傷害
孩子發燒抽搐時,大家應立刻讓孩子順勢躺下來,并把周圍的尖銳物和硬物移走,以免造成孩子受傷。接著用布將不銹鋼或塑料調羹包裹起來,給孩子放到嘴里咬住,這是避免孩子因為抽搐把舌頭咬傷。請注意,陶瓷調羹容易被孩子咬碎,最好不要使用。
2.保持呼吸道通暢
將孩子的衣領松開,讓他的頭偏向一邊。然后幫孩子清除口腔里的異物,使其呼吸道保持通暢。
3.不要盲目吃藥
在沒有明確孩子病因前,大家千萬不要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,以免延誤病情。如果孩子是發燒誘發的高熱驚厥,應及時給他服用退燒藥,并采用物理降溫法幫助他退燒降溫,減輕驚厥癥狀。
4.及時送醫救治
大家做完以上應急處理后,要立即將孩子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。
1.什么是發燒抽搐
孩子發燒抽搐又叫熱性驚厥,指的是孩子發燒體溫大于38℃時產生的抽搐和痙攣。3個月到6歲是熱性驚厥的高發人群,其中1歲至1歲半孩子發病率最高。熱性驚厥根據出現頻率的高低和持續時間的長短,又有單純型和復雜型之分。
2.導致發燒抽搐的原因
導致孩子發燒抽搐的具體原因,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完全弄清楚。但有證據表明,孩子發燒抽搐可能是感染了某些病毒,或者是大腦發育時對高燒產生的個體化反應。
3.發燒抽搐的發病率
如果孩子有熱性驚厥家族史,相比其他孩子發病率會更高一些。以前出現過熱性驚厥的孩子,大概有1/3會在一到兩年內復發。另外,孩子第一次出現熱性驚厥的年齡在15個月以內,再次發生熱性驚厥的風險更高。不過,多數孩子在5歲以后就不會發生熱性驚厥了。
4.發燒抽搐會有后遺癥嗎
孩子發燒抽搐看上去很可怕,其實并不需要特殊治療。一般來說,發燒抽搐只會持續幾分鐘,然后就自行消失了。它不會對孩子大腦造成損傷,也不會留下后遺癥。孩子有熱性驚厥的發病史,并不表示他的大腦有異?;蛘呋加邪d癇病。
5.什么情況需緊急送醫
面對孩子發燒抽搐,大家一定要清楚正確的應對方法,比如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,以及孩子出現什么情況要立即送醫救治。當孩子有以下情況時,應及時帶他去醫院就診:
(1)孩子首次出現熱性驚厥;
(2)發燒抽搐時間在5分鐘以上;
(3)雖然抽搐時間沒有超過5分鐘,但孩子在抽搐前身體狀況較差;
(4)抽搐停止后,孩子狀況看著很差,或者不能立即清醒過來。
孩子發燒抽搐的主要癥狀有以下這些,大家在護理時一定要注意觀察:
1.抽搐的主要表現
孩子體溫突然上升或發高燒(體溫大于39℃)不久之后,全身或部分肌肉發生痙攣,雙眼發直或上翻、斜視、凝視,同時伴有意識不清。還可導致孩子呼吸暫停一兩分鐘,情況嚴重時會有口唇青紫的情況,有時可造成孩子大小便失禁。
大多數孩子在一次發燒過程中僅出現一次熱性驚厥,且持續時間大多在3-5分鐘,有的可達10分鐘。
2.簡單型熱性驚厥
6個月以上至3歲體質較好的孩子是高發人群。全身性發作,持續幾秒或幾分鐘,通常不會超過10分鐘。這種驚厥一天之內只會發作一次,發作后孩子很快就會清醒過來恢復正常知覺,接著又會陷入昏睡狀態。不過發作后,神經系統并無異常。在兩個星期內做腦電圖檢查,結果顯示為正常。
3.復雜型高熱驚厥
多發生在6個月內或4歲以上孩子身上,且孩子大多有癲癇病的家族史。這種驚厥一天之內可發作多次,每次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、已發作4次以上的熱性驚厥。少數孩子并不是全身性發作,而是呈部分性發作(比如一側肢體出現抽搐)。一般,孩子發作后身體會有暫時性麻痹現象,如果在兩個星期內做腦電圖,可發現有局灶性癲癇局部改變。
想要避免孩子發燒時發生抽搐,大家要做好以下工作:
1.提升孩子免疫力
除了加強營養外,大家還要經常帶孩子外出運動。如果有必要,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服用增強免疫力的藥物。
2.預防感冒受涼
大家要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,當氣溫發生變化時及時給他增減衣服,以免著涼感冒。還有,流感高發期,建議盡量避免帶孩子去電影院、車站、超市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,以免被傳染。
另外,家里要經常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清新。如果家里有人患上感冒,最好帶上口罩,少和孩子接觸。
3.及早發現孩子發燒
孩子在嬰兒時期發燒頻率高,大家要多注意。還有,提醒大家,很多時候孩子體溫在夜間驟升,加強夜間護理。
如果孩子發高燒,大家要積極幫他降溫退燒。退燒有兩種方法,物理降溫法和藥物降溫法。其中,物理降溫法包括溫水浴和溫水擦浴,具體方法是:
· 溫水浴
不少父母認為孩子發燒時不能洗澡,其實給孩子洗澡有助于降溫。洗個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孩子。提醒大家,水溫要比孩子的體溫低3-4℃,每次洗浴時間控制在5-10分鐘即可。
· 溫水擦浴
水溫略高于孩子體溫即可。大家應重點擦洗孩子的手心、足心、腋下、腘窩、腹股溝等處,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著涼病情加重。
如果使用藥物降溫法,大家一定要遵醫囑。